✨
AndroidSummary
  • Introduction
  • 漫品客户端技术总结
    • 小说模块介绍
      • Android不规则布局的实现(万能公式)
      • Android So动态加载原理分析与优雅实现
  • Android总结
  • Android基础
    • Android Activity启动模式
    • Android 之 ThreadLocal简析
    • Android之JNI开发总结
    • 堆和栈的区别
    • java中==,equals,hashcode
    • Java基础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
    • Java内部类详解
    • Android 8.0之后Service使用问题
    • 初探RxJava以及结合Retrofit的使用
    • 深入理解--Android Loader
    • 异步线程大师Handler(源码+图+demo+常见问题)
  • [Android AIDL跨进程通信]
    • service的隐式启动和显示启动
    • 如何绕过 Android 8.0 startService 限制
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官方概览)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操作系统基础)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内存管理基础)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linux内存管理机制)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Android的内存管理机制简析)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Android对Linux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进行的优化)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垃圾回收算法相关)
    • Android内存管理(JVM 、DVM(dalvik) 、ART联系与区别)
    • 命令行提取hprof文件
  • Android安全
    • Android签名攻与防
    • Smalidea+IntelliJ IDEA/Android Studio无源码调试
    • keystore CSR CER PKCS7之间的区别与联系
    • 公钥、私钥、数字签名(签名)、数字证书(证书) 的关系(图文)
    • KeyStore 和 TrustStore区别与联系
    • Android 安全分析和漏洞挖掘|工具集
  • JAVA基础
    • Java 流(Stream)、文件(File)和IO
    • [线程共享和协作]
      • 线程基础、线程之间的共享和协作
      • [synchronized local volatile Threadlocal如何实现线程共享]
        • Synchronized实现原理
        • CAS原理分析
        • Java并发编程:Callable、Future和FutureTask
    • [深入理解Java泛型]
      • 泛型的作用与定义
      • 通配符与嵌套
      • Java泛型擦除及其相关内容
    • [注解深入浅出]
      • 注解是什么,如何理解
      • 自定义注解与元注解
      • 注解的使用场景
    • [并发编程]
      • 线程共享和协作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一. Java == 运算符
  • 二. Java里面有==运算符了,为什么还需要equals
  • 三. hashCode,有什么用?
  • hashCode的作用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Android基础

java中==,equals,hashcode

Previous堆和栈的区别NextJava基础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

Last updated 5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java中equals,hashcode和==的区别 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

  1. ==运算符是判断两个对象是不是同一个对象,即他们的地址是否相等

  2. object类中equals与==是等效的

  3. 覆写equals更多的是追求两个对象在逻辑上的相等,你可以说是值相等,也可说是内容相等。(覆盖以后,覆盖equals时总要覆盖hashCode )

  4. hashCode用于返回对象的hash值,主要用于查找的快捷性,因为hashCode也是在Object对象中就有的,所以所有Java对象都有hashCode,在HashTable和HashMap这一类的散列结构中,都是通过hashCode来查找在散列表中的位置的。

知识拓展图(总结拓展如下):

一. Java == 运算符

java中的数据类型,可分为两类:

1.基本数据类型,也称原始数据类型

byte,short,char,int,long,float,double,boolean 他们之间的比较,应用双等号(==),比较的是他们的值。

2.引用类型(类、接口、数组)

当他们用(==)进行比较的时候,比较的是他们在内存中的存放地址,所以,除非是同一个new出来的对象,他们的比较后的结果为true,否则比较后结果为false。

对象是放在堆中的,栈中存放的是对象的引用(地址)。由此可见'=='是对栈中的值进行比较的。如果要比较堆中对象的内容是否相同,那么就要重写equals方法了。

二. Java里面有==运算符了,为什么还需要equals

equals()的作用是用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,在Object里面的定义是:

//equals与==是等效的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
        return (this == obj);
    }

这说明在我们实现自己的equals方法之前,equals等价于==,而==运算符是判断两个对象是不是同一个对象,即他们的地址是否相等。而覆写equals更多的是追求两个对象在逻辑上的相等,你可以说是值相等,也可说是内容相等。 String.java中对equals方法的重写

    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anObject) {
        if (this == anObject) {
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}
        if (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) {
            String anotherString = (String)anObject;
            int n = value.length;
            if (n == anotherString.value.length) {
                char v1[] = value;
                char v2[] = anotherString.value;
                int i = 0;
                while (n-- != 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if (v1[i] != v2[i]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                i++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}

这里对equals重新需要注意五点: 1. 自反性:对任意引用值X,x.equals(x)的返回值一定为true.

  1. 对称性:对于任何引用值x,y,当且仅当y.equals(x)返回值为true时,x.equals(y)的返回值一定为true;

  2. 传递性:如果x.equals(y)=true, y.equals(z)=true,则x.equals(z)=true

  3. 一致性:如果参与比较的对象没任何改变,则对象比较的结果也不应该有任何改变

  4. 非空性:任何非空的引用值X,x.equals(null)的返回值一定为false

在以下几种条件中,不覆写equals就能达到目的:

  • 类的每个实例本质上是唯一的:强调活动实体的而不关心值得,比如Thread,我们在乎的是哪一个线程,这时候用equals就可以比较了。

  • 不关心类是否提供了逻辑相等的测试功能:有的类的使用者不会用到它的比较值得功能,比如Random类,基本没人会去比较两个随机值吧

  • 超类已经覆盖了equals,子类也只需要用到超类的行为:比如AbstractMap里已经覆写了equals,那么继承的子类行为上也就需要这个功能,那也不需要再实现了。

  • 类是私有的或者包级私有的,那也用不到equals方法:这时候需要覆写equals方法来禁用它:

@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 throw new AssertionError();}

三. hashCode,有什么用?

hashCode()方法返回的就是一个数值,从方法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,其目的是生成一个hash码。hash码的主要用途就是在对对象进行散列的时候作为key输入,据此很容易推断出,我们需要每个对象的hash码尽可能不同,这样才能保证散列的存取性能。事实上,Object类提供的默认实现确实保证每个对象的hash码不同(在对象的内存地址基础上经过特定算法返回一个hash码)。Java采用了哈希表的原理。哈希(Hash)实际上是个人名,由于他提出一哈希算法的概念,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。 哈希算法也称为散列算法,是将数据依特定算法直接指定到一个地址上。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,hashCode方法实际上返回的就是对象存储的物理地址(实际可能并不是)。

hashCode的作用

想要明白,必须要先知道Java中的集合。

总的来说,Java中的集合(Collection)有两类,一类是List,再有一类是Set。前者集合内的元素是有序的,元素可以重复;后者元素无序,但元素不可重复。

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:要想保证元素不重复,可两个元素是否重复应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?

这就是Object.equals方法了。但是,如果每增加一个元素就检查一次,那么当元素很多时,后添加到集合中的元素比较的次数就非常多了。也就是说,如果集合中现在已经有1000个元素,那么第1001个元素加入集合时,它就要调用1000次equals方法。这显然会大大降低效率。 于是,Java采用了哈希表的原理。

这样一来,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元素时,

先调用这个元素的hashCode方法,就一下子能定位到它应该放置的物理位置上。

如果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,它就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位置上,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;

如果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,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,相同的话就不存,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。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冲突解决的问题。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,几乎只需要一两次。

这里要注意:

    1. equals相等的两个对象,hashCode一定相等

    1. equals方法不相等的两个对象,hashCode有可能相等

在每个覆盖了equals方法的类中,也必须覆盖hashCode方法,如果不这样做的话,就会违反Object.hashCode的通用约定。从而导致该类无法结合所有基于散列的集合一起正常运作。

参考网站内容如下:

请关注--------喘口仙氣

equals与hashCode问题记录
java中equals,hashcode和==的区别
JVM的内存区域划分
集合框架 Collection、Map
自动装箱与拆箱的实现原理